讲座回顾:编织学术篇章:连续剧式论文撰写的艺术与技巧

发布日期:2024-10-08

202478日上午,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邀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研究生院李华芳副教授,举办了一场题为“编织学术篇章:连续剧式论文撰写的艺术与技巧”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国芳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李老师以自己博士期间的课程论文《Information Source Reliance and Charitable Giving Decisions》为起点,揭示了一个核心观点:个人通过自身经验获得的信息,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捐赠和志愿服务意愿。基于这一发现,李老师及其团队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让个人获得与非营利组织相关的经验?这个问题引导他们进入了体验式慈善(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的研究领域。在李老师的文章《Can Philanthropy Be Taught》中,他们探究了学生在参与体验式慈善课堂后,其学业成绩和社会性学习成果是否有显著提升。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表现普遍优于课程开始前。

 

然而,李老师也意识到,学生的自我选择可能影响了这一结果。为了深入挖掘体验式慈善的实际效果,他在《Philanthropy Can Be Learned》一文中,通过质性研究和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学生的开放性回答。研究结果表明,体验式慈善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提高了他们的社会性学习成果。最后,李老师团队将研究视野扩展到了文化和政治背景截然不同的中国。在《Experiential Philanthropy in China》一文中,他们通过混合方法研究,验证了体验式慈善在中国的有效性。这一系列研究不仅丰富了学术界对慈善教育的理解,也为非营利组织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通过这一系列连贯的研究,李老师展示了如何像编写连续剧一样,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学术探索,为在座的师生带来了一场思想的盛宴。他的方法论启示我们,学术研究可以像精彩的故事一样展开,每个研究都是情节发展中的关键一环,逐步揭示更深层次的真理。

 

讲座最后,与会师生就学术论文写作相关方面的疑惑展开了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本次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承办,吸引了公管学院部分老师及各专业研究生参加。李老师的讲解高屋建瓴又兼顾细节,对于学术论文的写作艺术与技巧既有准确的阐释,又抽丝剥茧深入到每个环节,展现出了其丰富的学术经验和严谨的学术态度。通过这种方式,讲座不仅丰富了参与者对慈善和非营利组织的理解,也提高了大家对学术研究作为知识连续体的认识。

 

供稿/摄影:高鹏飞)